时间: | English | 中文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得不偿失——法律的完善以道德的衰败为代价
——读马小红专著《礼与法》有感
分享到:
作者: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 翟全军  发布时间:2010-09-21 09:52:50 打印 字号: | |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征文活动三等奖

 

2002年在政法学院读法硕时,偶然在阅览室翻到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的马小红专著《礼与法》,阅后爱不释手,遂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带在身边俩月有余,反复揣摩、摘抄、复印,感慨颇多、颇深!在以后的日子里,又多次让身边的实习生将此书借来拜读。

2007年,又读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马小红专著《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感觉虽然印刷精美了,篇幅增加了,文理更流畅了,但其精华仍未脱离1997年的《礼与法》,有“马甲版”之嫌。

马小红现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比较法律文化,主要讲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史研究方法。

1997年版《礼与法》分为渊源篇、礼治篇、礼法篇、变革篇、法制篇五篇,每篇又分章节,每一章就是一篇论文,内容翔实,可读性强,不知不觉中给读者普及了中法史的知识。“有治人,无治法”、“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序),朋友有信”……一些时至今日仍时常出现的古文在书中纷至沓来,读来感觉非常亲切。

作者以历史的发展为脉络,从炎黄时代开始,行文至近现代,并对当代法治建设提出独到见解:道德礼教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今时发展法治社会不能不考虑,在学习西方法治发展经验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因地制宜、土壤环境的变化,可以发扬中国社会固有的优良传统,与法律结合。

书中作者的一段文字最让我感觉震撼——“法律的完善以道德的衰败为代价实在是得不偿失。因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是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体系一旦出现漏洞,人们的道德观一旦废颓,再完备的法律也只能束之高阁,法制的衰败也在所难免。”

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那个全社会重立法、轻道德,视西方法律模式为灵丹妙药,并疯狂照抄照搬的大背景下能冷静地提出如此观点,并提醒世人,着实让人佩服。当今“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八荣八耻”、“三个至上”等等的提出与实施,不能不说是对以前所走弯路的修正,这也恰恰证明了作者上述见解的正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多达4万余件,立法的步伐不能说不快。但是,在经过成千上万项不同的立法后,人们并没有感到法律的完备和亲近,反而感到法律的匮乏与滞后。

为什么会这样?

根子就在于: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第一层防线,法律是第二层也是最后一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高尚道德的广泛存在使做乱之人很难越过自身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道德的约束,即使有不法行为超过了道德,也很容易在公正严明的法律面前消亡。而失去了道德的防卫,人们直接面对法律。法律是人制定的,法律是永远无法和社会新问题、新现象同步发展的,那么法律的缺失和漏洞便层出不穷,法律对人们的约束也就步履为艰。

——正可谓:天下之情,确是无穷,使天下之吏操有限之法而治无穷之情,确是要使下之情枉于法而失其实。

同时,随着法制的不断完备,我们却越来越感受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这又是为何?

这正是我们在文革中彻底否定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所造成的恶果之一,以至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变成了既没有精神信仰又没有文化根基的社会。

说来说去,一切的一切均源于道德的缺失。没了道德,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很难令人相信,一个毫无道德的人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一个违法乱纪的罪犯会是一个道德修养很高的人,一个缺少法制的国家是一个有着良好公德的国家,一个道德风气败坏的地方会是一个执法严格社会。

道德和信仰危机的严重后果是社会一盘散沙,社会动乱,甚至政权倒台,国殇来临。

目前中国社会里出现了道德真空,人们往往对一些现象迷茫,不知所从;对一些现象恼恨,却不知道解决办法。于是,一些人又开始学习西方的法制体制,急于用法制来弥补道德的空位。其实,现在最需要的是及时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但结果确是法制站在了原属道德的位置,人们懒惰地以为法律健全了,道德也就用不上了。可是,条条框框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管得了行动,管不了思想,人心既然已经不古,那行动上的违法乱纪又怎么能禁止得了?只有从道德上约束了人们的心,才能在法律上有效地约束人们的行动。只有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德规范,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国家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小峰